這是我的論文題目,翻成中文是:利用估計信任強度以支持有效的推薦服務。由於是服科所,所以希望能夠做成一個服務,但其實我做的也只有概念而已。
論文題目說來神奇,老師丟了五個題目出來,每個人選自己的前三名志願,然後就開始爬梯子了。所以我就做了信任網路,但其實確定方向大概是在去年的10月左右。記得那天老師打了一通電話給我,講了大概半個小時,老師講了他的想法,我有聽其實沒有很懂,畢竟之前看的paper都是不是做信任的,也就是意味著paper全部都要重新看過了。
不過其實這題目真的還滿有趣的,不知道為什麼在無聊的東西聽老師講起來都會覺得很有趣,但事後自己仔細想想又覺得滿奇怪的。
於是,我就開始摸索我大概從大二之後就沒有認真碰過的java先生了。我所有能記得的只有System.out.println(“”);這句而已,但就開始了。開始問清斌怎麼用他的程式,他程式的邏輯,改成自己想要的。問戴英修一些語法,畢竟這個人在proposal時就做出結果了,還記得有天厲害的竹科工程師吳小猴同學還來幫我想要怎麼寫,很帥氣的叫我們出去吃飯,她要留下來想。相當不簡單啊~
proposal完之後鬆懈了一陣子,畢竟每個月要抓一次資料,要經過五個月,也就是說,在這五個月之中我完全沒有辦法分析我的資料,哈哈哈,所以只好不斷的看看paper,打打COD還有NBA 2K10,就在我擠下Wade變成當家的2號的時候,忽然驚覺已經三月底了,資料也差不多抓完了。
於是乎又在一陣兵荒馬亂下開始寫程式,印象最深刻的是寫pagerank吧!根本不懂這是啥東西,抱著page先生的paper,從網路上查公式、看邏輯,硬是把他寫出來,還每天都被王俐文關切進度到哪,結果還被老闆打槍說:這跟我印象中的pagerank不太一樣!(但其實是一樣的)
四月了,開始要弄propagation,看了幾篇propagation,但一直沒有機會報告,直到我都忘記了,還是沒有機會報告,所以只好用傳統的propagation去改良,不過這時候開始整理分析資料,才發現這是最麻煩的事情,其實我的進度一直都很落後,為什麼呢?因為我蒐集資料就蒐集了五個月!
中間資料的分析幾乎都藉著王俐文的經驗去做,相當的順遂,但也常常討論出一些奇怪的問題,這時候也出現了厲害的陳博士跟于凱學長,他們常常在support王俐文,也就順便support了我。
五月了,停滯了兩個禮拜,因為我親愛的爺爺過世了,記得三年前在準備研究所的時候奶奶也發生了同樣的事情,在這緊要關頭其實兩個禮拜還滿多的。老師還很客氣的說請我有空做做論文,真的是很不好意思。
六月初知道了七月初要口試,也知道七月底小不點的MOS要出國,所以大家就更加緊腳步了,算propagation真的是惡夢一場,在實作的同時真的能夠體會到之前大學上的演算法的重要性,有種在電視上看到明星出現在你眼前的感覺,相當興奮也相當不知所措。
總而言之,六月底都在趕論文紙本,在海苔出國的兩個禮拜大概口試前的一個禮拜我幾乎都睡在LAB吧。那時候每天晚上都在三樓陽台看著警衛室,想著我到底幹嘛要來唸研究所,但想一想又覺得,唸研究所至少還知道自己在幹嘛,不像當兵的時候常常問自己幹嘛要來當兵,答案往往是:撒洨。
七月的口試,老師人很好的找了很多很好的老師來口試,就這樣結束了口試,其實口試前還滿緊張的,但講了大概五分鐘之後就一點也不緊張了,雖然我前一天還被學長唸投影片做的很奇怪因而改到三點多。
所以說這個論文,每次我跟人家講說我在做什麼,都沒有人懂,我還是覺得,真的懂得人應該只有老師跟學長吧。
基本上,就是希望在一個信任網路之中,我們能知道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強度是多少,過去的研究往往都只描述有信任跟不知道有沒有信任,但我們希望能能夠清楚的知道有信任,那強度如何?是不是強度較低的信任關係會比較容易消失呢?所以我們就訓練了一個模型去估計這個信任強度,並藉由propagation的方式去估計沒有直接連結的關係。最後希望能夠做到推薦的服務,而我們採用預測評價來看我們是否有預測出使用者所希望的評價。
說完了,有誰懂?